> 文章列表 > “尊前歌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尊前歌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尊前歌板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尊前歌板”出自宋代李流谦的《朝中措(失题)》。

“尊前歌板”全诗

《朝中措(失题)》

宋代 李流谦

相思两地费三年。

明月几回圆。

鸥鸟不知许事,清江仍绕青山。

尊前歌板,未终金缕,已到阳关。

趁取腊前归去,梅花不奈春寒。

《朝中措(失题)》李流谦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朝中措(失题)》(宋·李流谦)

相思两地费三年,

明月几回圆。

鸥鸟不知许事,

清江仍绕青山。

尊前歌板,未终金缕,

已到阳关。

趁取腊前归去,

梅花不奈春寒。

中文译文:

思念之情,分隔两地已有三年,

明亮的月亮多少次圆满。

海鸥和鸟儿不知道我的苦衷,

清澈的江水依然围绕着青山。

在宴会上唱歌,未曾唱完一曲金缕,

已经到了离别的关口。

趁着腊月之前,我将归去,

梅花可忍受不了寒冷的春天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。诗中描绘了相思两地已持续三年的情感纠葛,明亮的月亮多次圆满,象征着时间的流转,而海鸥和鸟儿却无法理解诗人内心的痛苦。清澈的江水依然环绕着青山,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和美好回忆的思念。

接下来,诗人描述了一场宴会中的情景,他在宴会上唱歌,但未能唱完一曲金缕,就已经到了离别的关口。这里的金缕指的是一种华丽的装饰品,暗示诗人未能完成自己的抒情之作。趁着腊月来临之前,诗人决定返回故乡,这里的阳关指的是边境关口,表示离别的时刻已经临近。

诗的最后一句“梅花不奈春寒”表达了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于困境的坚持。梅花象征坚强和坚持不懈,它能够在寒冷的春天中绽放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不畏寒冷和困难,坚定要追求爱情和追寻自己的理想的决心。

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情的方式,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于追求爱情和理想的坚持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于个人情感的表达,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抒情风格。